去过深圳音乐厅的人都知道,在音乐厅有这样一句标语——“有一种感动,只能在音乐厅发生”,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音乐对大众精神层面的熏陶与感染。
深圳交响乐团作为深圳最受欢迎的交响乐团之一,也是深圳音乐厅的常客,每逢有深圳交响乐团的演出,深圳音乐厅必会座无虚席。这支成立于1982年的深圳交响乐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被公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职业交响乐团之一。
今天我们的故事将从深圳交响乐团圆号演奏家Song Ching Ling(现为深圳交响乐团演出经营部成员)、大提琴演奏家Karen Kocharyan、小提琴演奏家Krasnova Elizaveta三位演奏家身上展开,通过他们在深圳的亲身感悟来了解深圳音乐文化与艺术氛围的发展。
高素质的深圳市民,培育出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2015年,Song Ching Ling跨过大洋从马来西亚来到中国深圳,进入深圳交响乐团担任圆号演奏家,两年后远在亚美尼亚的Karen Kocharyan 接受并通过了深圳交响乐团的面试,成功加入乐团担任大提琴组首席独奏,与此同时作为小提琴演奏家的Krasnova Elizaveta也接受了深圳交响乐团的邀请从邻国俄罗斯来到深圳。
虽然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国籍,来到深圳的时间、原因各有不同,在乐团也担任着不一样的角色,但是对于深圳,尤其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他们却有着相同的看法。“高素质”这个词频频出现在他们的交流中,对于深圳这座城市的音乐文化建设,他们感触最深的还是深圳市民,高素质的深圳市民。
现为深圳交响乐团演出经营部成员的Song Ching Ling在加入乐团之前一直从事着圆号的演奏及表演,现在的她不仅在乐团担任新的角色,还有了一层特殊的身份——“深圳媳妇”。
对于深圳,Song Ching Ling有着家乡般亲切的感情,她说:“深圳的环境和快速的节奏会让自己比较安心,更为‘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一口号点赞。在深圳,不论是同事还是市民大家都很友善、很热情。在文化上深圳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年轻化、高素质是深圳文化的特点,这些年走进音乐厅的人普遍比较年轻,观看演出时人们的素质也特别得高,而这样的文化基础和氛围将会很好地助力深圳音乐文化的发展。”
“我感觉(深圳)这里的观众素质更高,他们能更好地感知我们音乐会上的音乐。”这是Krasnova Elizaveta的原话,也是她对深圳音乐文化氛围的深刻体会。曾在莫斯科多个交响乐团工作过的她,能够对深圳观众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她对深圳音乐文化发展有着强烈的信心。
而对于六岁开始练琴,音乐可以说已经深深地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细节中的Karen Kocharyan而言,从欧洲到中国再到走进深圳,他体会到了不一样中国文化、深圳文化。
面对深圳的音乐氛围,Karen Kocharyan说到,“我过去都是以欧洲人的心态在欧洲工作,来到新的国度,我发现中国有着独特的心态,中国的人民非常得热情、热心,对我来说在这里工作非常有趣,和我的中国同事一起合作也很融洽。音乐要比表述、比绘画、比诗歌更有力量,这种声波可以深入每一个人的灵魂,而只有真正有内涵、有文化、有素质的观众才能在内心中理解这份情绪,而这种情绪又会反映在观众脸上,可以说这是观众与乐团之间的交流,也可以说是观众与音乐间的共鸣。”
国际化的城市发展 助力深圳筑牢音乐文化根基
高质量的城市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文化支撑和文化追求。从1980年到2020年,深圳在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层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在这一过程中,深圳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也在逐渐补齐短板,提升质量。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深圳文艺精品广受赞誉。歌曲《向往》《爱国之恋》《信仰》《再一次出发》、广播剧《罗湖桥》《大爱人间》、电视剧《黄土高天》等7部作品分获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一批文艺晚会也令人至今难忘:2019央视春晚首设深圳分会场,绽放“精彩七分钟”;央视“2020新年音乐会——扬帆远航大湾区”在深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文艺晚会、专场音乐会、大型焰火晚会反响热烈,激发了广大市民对家国的热爱之情……
对于深圳的文化建设尤其是音乐文化的发展,Song Ching Ling、Karen Kocharyan、Krasnova Elizaveta也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现在的深圳与新加坡非常相似,当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它会发现这座城市总是缺少一些东西,而缺的就正是‘文化’。”Song Ching Ling如是说。
对于深圳音乐文化的建设,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文化跟城市的发展其实是挂钩的,深圳一直以来都讲求速度,尤其是在城市建设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目前深圳也在规划建设前海歌剧院、深圳音乐学院等一系列加快文化建设的设施,当然在加快高等教育以及音乐场馆建设的同时,普及音乐文化,提升市民音乐素养也很重要。”
Krasnova Elizaveta从乐团建设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表示,“对一个乐团来说,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家来参与演出及表演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升乐团的整体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国家音乐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跨文化、跨地域之间的互动,对一个城市乃至是国家的文化发展都非常重要。”
“在深圳除了进行乐团演奏外,我还在给学生教授一些音乐知识,对于音乐来说代代相传至关重要,这比一场演奏要难得多。”Karen Kocharyan不仅对深圳的音乐传承提出了看法,他还对深圳高等音乐学院的建设提出了意见,“作为一名音乐家,能看到一座城市拥一家音乐学院那将会分外惊喜,虽然目前深圳也有着艺术院系,但是一座专门的高等音乐学院不仅给从事音乐的毕业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为想要继续学习音乐的人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入行凭证。”
不论是Song Ching Ling口中的前海歌剧院、深圳音乐学院,还是Krasnova Elizaveta口中的音乐家的交流互动,又或者是Karen Kocharyan提出的音乐传承,这对于深圳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于深圳而言,也只有基于以上的发展才能筑牢深圳音乐文化的根基,让深圳的文化水平同城市建设同步发展。
本期嘉宾:Song Ching Ling(马来西亚)
深圳交响乐团圆号演奏家。Song Ching Ling师从前马来西亚爱乐乐团圆号首席彼得∙大卫达先生(Peter Davida)与马来西亚国家交响乐团圆号首席维亚切斯拉夫∙金先生(Vyacheslav Kim)。工作期间曾出访多个国家参加演出,包括德国、奥地利、捷克、意大利、罗马尼亚、美国、加拿大、南非等。
本期嘉宾:Karen Kocharyan(亚美尼亚)
深圳交响乐团大提琴演奏家,2016年亚美尼亚共和国文化部金奖获得者。1999年成立哈恰图良三重奏,曾前往美国、中南美洲、瑞士、英国、俄罗斯等地广泛巡演,并在深圳音乐厅、维也纳音乐厅、汉堡莱赫勒音乐厅、莱比锡格万德豪斯音乐厅、慕尼黑Gasteig爱乐厅、伦敦Purcell乐园、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等参加演出。
本期嘉宾:Krasnova Elizaveta(俄罗斯)
深圳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Krasnova毕业于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曾与包括: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俄罗斯青少年交响乐团,由列-尼古拉耶夫( L. Nikolaev)领导、克里姆林宫室内乐团等在内的多个室内乐团和交响乐团共同工作。此外,Krasnova也是数个国际音乐节的常任演奏家,如:阿尔布斯坦国际音乐节(黎巴嫩),Suoni dal Golfo国际音乐节(意大利),奥赫里德国际音乐节(马其顿)。
该活动由科学技术部外国专家服务司指导,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外国专家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深圳新闻网承办,得到了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招商蛇口的特别支持。
声明:该文及视频为“见圳40·外国人眼中的深圳”组委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发布。